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煤炭

立“智”打造煤炭高质量发展“山东标杆”——访能源局党组、局长栾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立“智”打造煤炭高质量发展“山东标杆”——访能源局党组、局长栾健

  “能源局是新一轮省级机构专门组建的新机构,肩负着全省能源行业管理,推进能源体制、能源行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职能,可谓任重道远、责无旁贷。”能源局党组、局长栾健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历来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大力实施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既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需要,也是能源主管部门的担当。”

  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加大装备升级,持续推进“四化”建设,全省煤矿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已有50%以上的矿井开展智能化工作,其中,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个、远程控制切割掘进工作面4个,井下机器人、快速成套掘进装备等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

  山东是煤炭消费大省,解决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智能化这个途径。现有生产建设煤矿107处,产能规模1.43亿吨,煤矿分布在9个市、26个县(市、区),2018年,全省煤炭产量1.26亿吨、位居全国第6位,全行业实现利润242亿元、属全国前列,从业人员约35万人。经过多年开采,山东的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受冲击地压、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加剧。“这也是我们山东的煤炭家底和实情。面对矿老、井深、重大灾害并存叠加的现状,与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之间的存在矛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栾健指出,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建设“智能煤矿”,打造“智慧行业”,加快实现减人、提效、保安全,推动煤炭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基此,山东从推动煤炭行业的高度,以式思维、性创新的,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将矿井智能化建设与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深度融合。作为两大省属煤炭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山东能源集团扎实推进以智能化开采为标志的“一提双优”建设,所属枣矿集团全面取消夜班,省内40处生产矿井已有40个工作面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开采,80%矿井主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主压风机房实现远程控制或自动巡检。而兖矿集团则创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化融合”,构建制度保障、技术引领、减人提效和人才建设“四大体系”,先后投入30多亿元,研发出适用于0.65~8.2米不同煤层条件、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的系列化综采(放)成套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整套集工作面自动找直、通讯、视频、检测、控制于一体的国产综采成套装备,省内8处矿井正在建设15个智能采煤工作面、14个智能掘进工作面。

  能源局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立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努力方向之一就是,大力实施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加快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按照国家要求,要求各煤矿企业加强煤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提质增效和绿色开发利用,靠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能力。”栾健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这方面山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5800处左右煤矿,已经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45个,其中山东就有20个,占13.8%。”

  一是重点突破。实施“重点攻克”,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冲击地压矿井在2019年底前实现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得到国家煤矿安监局高度认可,在全国范围内转发学习;与山东煤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智能化开采建设。

  二是打造典型示范带动。打造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5月9日,全国薄煤层智能开采现场推进会在枣矿集团召开,山东经验被推向全国。枣矿集团滨湖煤矿、付村煤矿“一小一大”两个智能化工作面入围中国煤炭行业“十大智能化工作面”。

  三是加强引导和交流。日前,在泰安举办了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论坛,邀请国内一流水准的院士、专家、教授及行业翘楚,交流、研讨技术难题、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共同推进全省煤矿智慧化建设。

  四是加大智能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采掘生产系统智能化、智能化装备推广应用、智慧煤矿建设等。

  “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生产、提高工效、降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矿井智能化开采,主要是以矿山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基础,以开采的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最终实现矿山的无人开采和智能管理,山东有例为证。”栾健坦言,山东煤矿智能化建设,现阶段已经取得“减人、提效、保安全”的效果。比如,在山东能源集团,26处矿井40个工作面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在新增院校毕业生2533人的情况下,集团人员总数净减9800人,在册人员降至16.2万人,原煤全员效率比年初增长10.2%。山能所属新矿集团,立足“装备精准投用”,提出采掘“双9”目标(即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无人,掘进工作面生产人员单班不超9人;非冲击地压矿井至少1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无人,其余采煤、掘进工作面生产人员单班分别不超9人),人工成本下降50%,翟镇煤矿智能工作面用工减少4人,减少67%,人工效率提高9倍。

  企业在实现高产高效的同时,践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安全,山东全省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从2018年的0.209降至今年1~4月份的0.025。

  “目前,全省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初见成效。”栾健强调,下一步山东将坚定把牢“五个重点方向”,加快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步伐。一要加速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煤炭工业由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生产、智慧化运行转变。二要全面推进煤矿主要生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数字化矿井,实现安全监测系统全面提升、远程可视化与集中控制。三要普及采掘综合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开拓掘进远程控制、智能截割、N00工法、连采连充、盾构机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煤炭智能开采技术创新突破。四要加快开发研究井产工业机器人,井产逐步由机器人替代,以装备升级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实现“科技驱动”。五要全面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以及辅助运输连续化,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少时则安”,拓展和丰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新内涵。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准确把握全球能源供需宽松化、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治理复杂化、能源安全多元化的发展大势,作出了推动能源的重大战略部署。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主动作为,不断探索实践,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但面对新形势,煤炭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栾健指出,既要看到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大幅提升,煤炭工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要做到稳不忘忧、好中知难,看到煤炭行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供给侧结构性”。《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国家《“十三五”生态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压减10%左右。要求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6834万吨以内。“我们必须认识,煤炭消费减量是任务也是大势所趋,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提高煤炭能源供给质量,更多优质产能。”栾健认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有效解决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产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绿色发展”。重发展、轻,以及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问题,在山东等一些省份依然存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散煤清洁化治理、采煤塌陷地治理、生态损害赔偿、自然区内矿业权退出等现实问题也愈加凸显,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统筹处理好发展和的关系,推动煤炭开采向清洁生产方向转变。”栾健分析,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个有效途径,更是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所在。

  ——“安全生产”。栾健强调,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底线不可碰触”,必须秉承“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少时则安”的,全面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由之,也是破解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实现减人提效的现实需要,更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科学之。”

  ——“企业转型发展”。在栾健看来,山东“一煤独大”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而且煤炭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总体偏低,用人多、效率低问题突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必须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生产要素与煤炭产业的融合,提高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提升煤炭产业传统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栾健强调,一是抓规划引领。全省总的规划目标是,到2022年,煤炭开采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3以上工作面将实现智能化开采,智能化开采产量比重达到50%以上,生产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智能化远程可视控制,井下高危岗位职工人数减少30%。各煤炭企业及所属煤矿都要制定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实施步骤和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推进。二是抓典型示范。重点选树一批智慧化建设、智能化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适时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要再接再厉,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在全国煤炭行业把‘山东标杆’树起来”。三是抓重点突破。切实把智能化作为提升冲击地压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手段,推动全省冲击地压矿井今年底前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42处冲击地压矿井共需建设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2个、掘进工作面122个,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求各相关煤炭企业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进度和要求,落实建设资金等保障措施,倒排工期,加强调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栾健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