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非常规气

住建部: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5-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2016〕248号〕要求,我部组织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有关单位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2、通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191号中石化大厦A塔,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邮编510620。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2016〕248号〕的要求,由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50759-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国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油气回收处理设施设计、运行的实践经验,吸收了最新技术,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标准规范和资料,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反复斟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平面布置、工艺设计、自动控制、公用工程、消防、职业安全卫生与等。

  与原国家标准《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50759-2012相比,本次修订主要内容是:

  1. 扩大了适用范围,将汽油、石脑油、航空煤油、溶剂油、芳烃或类似性质油品装载系统的油气回收设施扩大为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储运系统的油气回收处理设施,解决了以往储罐区和装船系统没有油气回收处理设施适用规范的问题。

  2.根据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环保要求,修订了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排放尾气中有机气体的控制指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寄送给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191号A塔,邮编:51062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要起草人:王惠勤 姚建军 何龙辉 董继军 孙书周 刘新生 邵 瑜 杨光义 华俊杰 魏新明 宫中昊 国忠业 杨 哲 刘 海 梁 斌 王成杰

  1.0.1 为了保障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储存和装载系统的作业安全、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油气排放、、节约能源,促进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1.0.3 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指易挥发的甲B、乙A类可燃液体,以及储存温度高于90℃的丙B类可燃液体等石油化工液体原料及其产平品。

  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在储存或装载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统称为油气。

  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在储存或装载过程中,油气通过储罐顶部的密闭气相管道或装载系统的密闭气相管道及其他工艺设备,对储存或装载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收集的系统。

  对收集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尾气满足环保要求的装置。分为用回收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和用法的油气处理装置二类。

  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可分为回收法和法。回收法主要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及其组合等油气的物理回收方法;法主要包括直接燃烧法、热力燃烧法、催化氧化法、蓄热氧化法等油气的化学处理方法;

  将多座储存相同或性质相近物料储罐的气相空间通过管道直接连通,且每个储罐气相支线无排气控制设施(如压控阀、单呼阀等),从而使多座储罐气相空间通过连通管道构成一个整体。在收发油过程中,油气可直接从压力高的储罐向压力低的储罐流动,实现压力相互平衡,降低呼吸损耗。

  在每座储罐油气支线与管道爆轰型阻火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单呼阀或压力控制阀,不同储罐的油气不考虑相互平衡,压力超高时通过其油气支管道排入油气收集总管。采用单罐单控方案的储罐油气收集系统不属于直接连通。

  为船舶、码头和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安全,设置于码头前沿油气收集管道上的安全装置。一般由快速切断阀、压力检测、气液分离器、含氧量检测、VOCs测定仪、温度检测、阻火设备、惰化系统等组成。

  指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由储罐经泵增压,通过管道进行装汽车槽车、铁罐车和船舶的作业过程。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0.1MPa,20℃),刚好使火焰不能通过的狭缝宽度(狭缝长为25mm)。

  3.0.1 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规模应根据介质物性、油气浓度、操作条件和排气量等综合确定。

  3.0.3 甲B、乙A类可燃液体和储存温度高于90℃的丙B类可燃液体储存温度下的蒸汽压大于7.9kPa,常压及低压储罐应设置油气回收处理设施;当采取措施后储罐排放油气浓度满足尾气排放限值和控制指标要求时,可不设油气回收处理设施。

  3.0.5 储存或装载系统排放油气的浓度大于30 g/m3时,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宜采用回收法;对于油气难于回收或油气浓度小于或等于30 g/m3时,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宜采用法。

  3.0.6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排放的尾气应满足环保允许排放限值和相关控制指标要求。尾气中有机气体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6的。

  3.0.8 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时,油气回收处理设施前的抽气设备应满足整体防爆要求。

  3.0.9 管道阻火器的型式应根据油气组成及其安装等综合确定,其压降不宜大于0.3kPa。

  3.0.10 码头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收集系统应设置船岸安全装置,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196-12的相关。

  3.0.11 油气自收集系统进入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前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和阻火设备。紧急切断阀距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3.0.12 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的油气管道流速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不同油气收集系统共用一套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时,应对整个油气收集系统进行统一水力计算。

  3.0.13油气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1.0MPa,线MPa外压。油气管道和真空管道的公称压力不应低于1.6MPa。

  1 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

  3.0.16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入口管道上应设置流量、温度、压力检测仪表;当采用法处理工艺时,还应在油气收集总管或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入口管道上设置在线总烃浓度或氧浓度检测分析仪表,并应设油气浓度高高联锁措施。

  3.0.17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尾气排放管道及其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4.0.2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宜布置在下列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0.3 石油化工液体物料装船设施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宜布置在码头后方陆域部分,当布置在码头前沿区域时,不应采用直接燃烧和热力燃烧。

  4.0.4 布置在汽车装卸车设施内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不应影响车辆的装卸及运行。

  4.0.5 布置在铁装卸车设施内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铁的建筑限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Ⅲ、Ⅳ级铁设计规范》GB50012的有关。

  4.0.7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附近应设置能消防车辆顺利接近火灾场地的消防道,消防道面宽度不应小于6m,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

  4.0.8 吸收液储罐宜和成品或中间原料储罐统一设置,当与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集中布置时吸收液储罐的总容积不宜大于400m3。

  4.0.9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内部的设备应紧凑布置,且满足安装、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4.0.10 装卸车设施内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及吸收液储罐与其他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0.10的。

  4.0.11石油化工企业、煤化工企业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

  4.0.12石油化工企业、煤化工企业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企业内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采用法的油气处理装置与周边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确定;

  2 布置在汽车装卸车设施和铁装卸车设施内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周边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汽车装卸车设施和铁装卸车设施的防火间距确定;

  3 罐组专用的回收法油气回收装置可与罐组专用泵区集中布置,且与油泵(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5m。

  4两个及以上罐组或装载设施的回收法油气回收装置与周边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罐区甲、乙类泵(房)的防火间距确定,且与甲、乙类泵(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4.0.13 石油库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石油库外居民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防火间距及石油库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

  4.0.14布置在码头前沿区域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196-12的。

  4.0.15输油管道工程油品站场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与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

  5.1.2 不同油气收集系统共用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时应避免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5.1.3 油气收集系统应根据油气性质、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等不同分别设置,并应符合下列:

  5.1.4 油气收集系统应设置事故紧急排放管,事故紧急排放管可与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尾气排放管合并设置,并应符合下列:

  2 排放管与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内的工艺静设备、机泵、现场控制柜、仪表盘、配电箱等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4m;

  5.1.5 储存与装载设施的油气收集系统应单独设置,并不应与污水提升及污水处理设施、工艺装置储罐及设备、酸性水罐等共用油气收集系统。

  5.1.6 油气收集总管应采用地上敷设,并宜坡向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坡度不宜小于2‰。

  1 根据介质的火焰速度、介质在实际工况下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值(简称MESG)和安装,确定管道阻火器的类型和技术安全等级;

  2 阻火器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阻火性能》GB/T 13347和《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收标准》SH/T3414等的相关,阻火器产品并应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测试和鉴证;

  3 当用于易聚合、结晶等导致堵塞的场合时,宜在管道阻火器前后设置压力监测,阻火器宜选用阻火元件可拆卸和更换式,并应采取防堵措施。

  5.2.1 常压内浮顶和拱顶储罐的油气收集宜采用单罐单控或直接连通方案。

  5.2.2 对储存介质性质差别较大,直接连通后影响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储罐,其油气收集系统不应采用直接连通方案。

  5.2.3 储罐安全附件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的相关。

  5.2.4 油气收集系统应根据储罐储存物料的性质、火灾性、储存温度、排气压力和罐型等因素合理设置。

  5.2.5 下列储罐应设置油气收集系统,当其经过预处理后可与其他油气收集系统合并设置:

  5.2.6 对于下列发生火灾风险较高的储罐,其罐顶的油气收集支管道上应设置具有远程隔断功能的阀门:

  2 储罐气相含有较高硫化物,硫化亚铁自燃风险高,且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m3的甲B和乙A类可燃液体储罐;

  5.2.7 当多座储罐的气相直接连通共用一个压力阀时,其储存的介质应为同一品种或性质相近的物料,并应符合下列:

  1 对性质差别较大、火灾性类别不同、影响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储存不同种类介质的储罐气相不应直接连通;

  5.2.8 每座储罐气相支管道上应设阻火设备,阻火设备应靠近罐顶结合管安装,并应设置与油气收集主管道隔离检修的切断设施。

  5.2.9 储罐油气排放压力的确定应避免与呼吸阀和紧急泄放阀等设定压力相交叉。

  5.2.10 储罐顶部气相空间的操作压力不宜低于0.2kPa,油气排出压力不宜低于0.8kPa且不应高于呼吸阀的呼出整定压力,并应设置压力就地及远传仪表。

  5.2.11 油气收集系统能力应满足同一系统内同时运行的不同介质储罐的小时最大排气量的要求。

  5.2.12 储罐的挥发气量应根据液体进料产生的大呼吸气量、气温升高产生的小呼吸气量、高温进料导致的蒸发气量、高压进料的溶解气量等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SH/T3002的相关。

  5.2.13 当储罐需要设置惰性气体系统时,每座储罐应设置单独的气阀组,且其接入口和引压口均应位于罐顶。

  5.2.14 储罐的气体用量应考虑物料性质、储罐的输出量和气温变化引起储罐温升或温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苯乙烯、醋酸甲酯等遇氧存在聚合、氧化结晶等介质的储罐,还应增设符合下列的安全措施:

  1 储罐气相空间应设置压力低报警,报警值不应低于储罐呼吸阀的设定负压值;

  5.2.15 常压储罐的油气收集管道不宜排入全厂性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当受条件需排至全厂低压可燃性气体排放管网时,应符合下列:

  1 气体热值和氧含量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的相关要求;

  2 油气收集管道上应设在线氧含量分析仪,并应设置氧浓度高高联锁切断设施;

  5.2.16储存设施的油气收集管道上应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当多个油气收集系统共用一套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时,在进入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前应分别设置紧急切断阀。

  5.3.1 甲B、乙A类可燃液体装车应采用顶部浸没式或底部装载方式,顶部浸没式装载出油口距离罐车底部高度应小于200mm。

  5.3.2 鹤管与油罐车的连接应严密,不应泄漏油气;密闭装车鹤管与罐车冒口的密封压力不应小于5kPa。

  5.3.3 汽车槽车和铁罐车内气相空间压力不应低于2kPa,且不应高于罐车上呼吸阀呼出整定压力。

  5.3.6 油气收集支管与鹤管的连接处及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入口处均应设置阻火器。

  5.3.7 装车设施油气收集总管的管径应根据油罐车的承压能力、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及油气收集管道的压力损失,经统一水力计算后确定。

  5.3.8 装车设施的油气收集管道上应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该阀应设置在装车台外,与装车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 m。

  5.4.1 易挥发性石油化工液体物料装船设施应设置液相装船臂和气相返回臂,气相臂与油气收集系统应密闭连接。

  5.4.2 船舱内气相空间压力不应低于5kPa,且不应高于船舶上呼吸阀呼出整定压力。

  5.4.3 装船设施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船岸安全装置,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码头油气回收船岸界面安全装置》JT2013-31和《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196-12的相关。

  2 油气收集支管道上应设置压力与温度监测和烃浓度与氧浓度在线 当油气压力或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应联锁切断远程切断阀。

  5.4.5 装船设施的油气收集系统应设置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宜设在栈桥根部陆域侧,距码头前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北极星VOCs在线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合作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VOCs在线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督核查与监测技术规范(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和改善大气,加强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和排污许可执行与监督管理工作,特制订此技术规范。

  VOCs“侦察兵”智绘污染地图 沣东新城应用VOCs走航监测系统溯源城市大气污染

  泓济环保为精细化工“废水治理 废气VOCs治理 危废处置”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泓济环保为精细化工“废水治理 废气VOCs治理 危废处置”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VOCs“侦察兵”智绘污染地图 沣东新城应用VOCs走航监测系统溯源城市大气污染

  《2019年中国汽车涂料产业全景图谱》:行业向环保、经济、高性能升级换代

  1999-2019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