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节能环保

环保宣传图片图画生活中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社会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环保宣传图片图画生活中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社会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今年7月11日,习总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提高能效,扎实推进新时代节能降碳,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节能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节能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性手段,对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工业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

  节能降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赢得主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时俱进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党的以来,我们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更紧、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环保宣传图片图画。节能提高能效是优化能源消费存量、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源头削减作用,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降低碳排放,既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低碳工业,着力做大“增量”,也需要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做好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解决好“存量”问题。增量存量双管齐下,才能够以较低峰值水平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为2060年前碳中和赢得主动。

  节能降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有效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我国节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环保宣传图片图画,必须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推进节能降碳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企业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不仅可以降低用能成本,以更少的能源投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还可以减少碳排放,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提高国民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节能降碳可有效缓解能源保供压力。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供给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部分地区和领域的能源粗放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行业和特殊时段,能源保障仍承受较大压力。从需求看,我国人均电力消费量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一半左右,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面对能源供需的突出矛盾,亟须把节能降碳作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途径。

  节能降碳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振作工业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里,投资相比消费和出口,乘数效应大,政策效果显现快节能环保的社会意义,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节能降碳相关项目有巨大投资潜力,市场前景广阔,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提高能效项目投资1384.2亿元,同比增速达11.1%。随着节能降碳系列政策落地实施,技术改造投资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将显著带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建造施工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全面振作工业经济。

  节能降碳有利于带动提升绿色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离不开以节能降碳为代表的绿色技术装备“硬件赋能”,能够增强全产业链绿色技术装备需求,引导全行业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全面提升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通过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创新攻关,可有效激发科技研发创新动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带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也将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过去十年,我国节能降碳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推进新时代节能降碳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节能降碳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绿色转型。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建立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法律标准制度体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完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绿色高效产业体系。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强化创新能力,释放发展活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既立足当前主要目标,着力解决节能降碳工作面临的制约性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不同阶段重点任务,持之以恒全面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经济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标准约束,严格监督考核,规范企业行为,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坚持综合施策、防范风险。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处理好节能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民生稳定。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以节能降碳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环保宣传图片图画、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在碳达峰碳中和不同阶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节能降碳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握好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政策举措,实现节约提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是科学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彻底改变“小散乱”局面节能环保的社会意义,以优势企业带动促进行业整体绿色发展。二是持续深入推进重点高耗能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坚决清退僵尸产能,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三是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赋能。深入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生活中节能减排,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以鼓励绿色技术发展,鼓励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绿色技术推广环保宣传图片图画,加快先进成熟技术应用。

  深化重点行业节能挖潜。当前,我国重点用能行业仍然存在着较大节能潜力,节能挖潜应当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国际市场影响力,切实推动行业企业由大变强,通过规模效应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围绕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节能降碳诊断,实施节能改造,深挖节能潜力;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不断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鼓励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在建筑领域,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环保宣传图片图画,新建建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条件适宜地区积极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生活中节能减排。在交通领域,围绕铁路、公路、航道、机场等开展绿色化改造,加强充换电、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能交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

  深入挖掘企业节能节约潜力。一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管理等措施,抓住能源资源消耗过程管控和优化这个关键点,引导更多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能源流、物料流和信息流的实时平衡和统一,构建基于信息化的节约管理新机制。二是通过服务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生活中节能减排,减少能源资源在全产业链条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从加工组装产品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为主向“产品服务”转变。三是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鼓励国有和民营资本通过项目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将更多的节约潜力“变现”。

  推动法规标准落地落实。一是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对标新时代节能降碳工作要求,及时梳理现行法律条款中的相关内容,抓紧修订完善节能管理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增强法规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适应新时代节能降碳工作需要。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根据行业发展水平、目标预期等,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确定相关行业能效标准。建立健全适应需要的标准更新完善机制,及时修订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发挥限额、定额标准的倒逼作用,完善以标准规范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三是完善监管调控措施。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准绳,依法依规开展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及执法检查。合理设定用能项目能效准入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对重点项目做到节能监察全流程覆盖,推动企业和社会科学用能、合理用能。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生活,贵在主动,成在持续。一是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利用网络、电视、纸媒等载体,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及实践经验做法,引导公众从“知道”到“想到”、“做到”,以思想自觉引领行为自觉,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新时代的亮丽名片。二是鼓励绿色消费。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和执行机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和规模,发展绿色物流,推广绿色包装,支持绿色物料辅料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切实发挥能效标识的绿色消费引导作用,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为鼓励发展节能低碳产品创造条件。三是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持续倡导“光盘行动”,深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环保宣传图片图画,让节能低碳覆盖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促进居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一是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进一步突出节约目标,加大相关领域财政投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做大做强市场;更好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形成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执行好已有的资源节约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推动资源价格改革。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导向,不断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索用好碳市场、碳税等碳定价机制,促进资源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需、碳排放影响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