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中国六大电力集团走近科学电力新能源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中国六大电力集团走近科学电力新能源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六大电力集团,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发展调整,多个工业部门面临产能过剩。

  2015年,中国能源消耗量增长了0.9%,用电量增长速度下降到0.5%。众多研究专家已指出,中国电力部门产能过剩,其中燃煤发电厂尤为严重。火电厂运行时间减少,是产能过剩的确切证据。然而,中国燃煤发电厂过度建设却仍在进行中。有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新建电厂130GW,另有约200GW正在建设当中,还有更多电厂正在接受审批。

  虽然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了燃煤发电厂的过度建设,例如煤炭价格下降走近科学电力新能源,但其中也可能存在更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当前对电力部门的规划程序,不足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空气质量问题,也无法支持中国实现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与气候目标。电力部门规划与监管中国六大电力集团,需要满足多个目标,包括保证可靠性、最低成本和环境质量。

  本文中,笔者将重点从保证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各地区电力装机过剩的现象。可靠性规划的核心是,保证有足够的发电容量,可满足多数情况下的电力需求,且不会出现供应过剩。

  衡量发电容量是否充足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备用容量。备用容量是指电力输入量加本地有效发电容量超过预测需求峰值的比例。备用容量的测量分为两个级别:规划(前瞻性)与运营(短期)。在北美,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NERC)的默认规划备用容量为15%。

  笔者估算了中国区域电网层面的规划备用容量,包括2014年的实际备用容量和2020年与2025的预测备用容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走近科学电力新能源,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贵州送变电2023年第五次货物类项目(电气一、二次及通信设备框架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广州供电局2023年第5批专项一次、配网、通信、线路、信息、仪器仪表物资竞争性谈判成交结果

  贵州送变电2023年第五次货物类项目(电气一、二次及通信设备框架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电力过剩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