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地热

风控产品:从入门到放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2-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人与马杂交

近日有关于人与马杂交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人与马杂交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人与马杂交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人与马杂交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人与马杂交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编辑导语:风控产品经理究竟需要负责什么内容?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风控产品经理需要承担不一样的职责,掌握或深或浅的能力。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一个风控产品的能力模型和成长阶段,一起来看一下。

编辑导语:风控产品经理究竟需要负责什么内容?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风控产品经理需要承担不一样的职责,掌握或深或浅的能力。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一个风控产品的能力模型和成长阶段,一起来看一下。

前段时间,在组内分享,风控产品经理到底是什么,以及主要负责哪些内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

其实无论是哪个细分领域的产品经理,其底层的软性能力是相同的,例如:好奇心、逻辑力、洞察力、市场眼光等,而基于底层往上,则更多是行业的经验,例如:业务下的商业模式、供需端的产品设计、风控下的风险事件还原能力等。

一、风控产品的能力模型

此处的能力,要从三个维度来分拆:业务能力、策略能力、平台能力。

1. 业务能力

通常业务方来寻找风控进行合作,往往是把风控当做了兜底的手段,因为他们并不清楚风险在哪里。而风控产品的职责,则是基于业务流程,去思考黑产在该流程中的攻击方式和手段。

举个例子: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已经变成趋势,无论是流程还是用户体验都做到了极致,操作咻咻咻。but 有风险吗,以及风险在哪里?

风险的挖掘,往往是在业务流程中,去思考每个节点的“排他性”,即若操作人不是本人、手机不是常用手机、号码不是本人号码的情况,并思考黑产的攻击方式。

因此风控产品除了要能快速地理解业务的流程,还需要具备业务的逆向思维,类似上述这种情况,业务几乎是不考虑的。

2. 策略能力

有了黑产的攻击方式,接下来就是如何与黑产进行对抗了。

此处可能有同学会说,这部分应该是由专业的策略和算法同学进行设计,不是产品的职责。这种边界划分方式,建议尽早修改掉,对于风控产品的未来发展不力,这里讲两点。

1)产品的基本面

是对业务和自己的产品负责,因此设计什么样的风控策略(是教育为主,还是拦截为主,如果教育效果不明显,或者拦截漏过了,又该怎么办),基于该策略在最小的用户体验伤害和最大的业务资损间做平衡。

2)产品的影响力

通常产品给出去的方案或者交流,除了业务接入方案之外,还需要向合作的业务方讲述风控的识别手段和攻防方式,一方面是让业务方能够画面感和体感,另外一方面,彰显风控产品的专业度(长面子的时刻)。

策略的设定,往往是在当下风控可以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设计,还是以登录场景为例。

用户通过APP进行登录,风控可以获取到的数据有如下:

  • 设备数据:通过设备指纹,判定设备是否异常:是否虚拟机、是否root;判定当前设备是否为用户的常用设备;以及该设备历史上关联过多少个账号;
  • 手机号数据:是否是虚拟号、接码号、物联网卡;有条件的,还能调用三方数据,判定手机号是否是高风险;
  • 地理数据:这个稍微有点高级了,根据获取到的经纬度,判定是否在常用地;根据账号两次登录的时间和距离,判定是否共享账号等。

基于上面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划定一个黑产水位,对该水位内的用户进行重点治理。

3. 平台能力

知道了黑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风控的攻防手段,接下来就是落地为风控平台产品服务,对外提供服务了。

风控平台的建设是围绕着风险的生命周期进行设计,从感知 → 识别 → 治理几个方向构建相应的产品服务。

  • 感知:构建风险监控系统,涵盖规则的异动、水位的异动、平台服务的异动、流量的异动等对线上风险及时发现;
  • 识别:归因下探,对异动构建下探工具,识别主要的风险原因和攻击手段,包括用户画像、关系图谱、流量审计等服务;
  • 治理:上规则策略、模型进行风险的治理,这里主要是变量、规则引擎、模型引擎、召回平台等。

(平台的内容太多,这里简短描述下,后续会发详细的内容)

二、风控产品的软性增益

上面讲的,更多属于入门条件,但是职业的更高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软性条件。

1. 风控的使命感

任何的企业,活下去一定是第一位;只有活下去,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活下去,有三个维度来理解。

1)企业的业务持续增长

业务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积累的用户足够健康,可以在平台内进行复购,为平台带来收入,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声誉维持正面、健康。而风控的目标,其实就是要将那些对平台有伤害(贡献是负的、损害平台声誉)的用户给治理掉(这里说的治理,不是清理,治理针对的是长期有这种伤害行为的用户)。

2)用户对平台有较强的信任感

交易的持续发生,是因为用户信任平台能够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例如担保交易。

比如在出行场景,风控会构建相应的安全产品,例如:车主信息卡、110报警、紧急联系人、行中录音监控、行程安全提醒、行后交易评价等,通过这些产品收集到的数据,对用户的行程、乘坐体验进行多维度的保护,让用户信任他此次出行是安全的。

3)企业的ROI更合理(钱效更合理)

这里更多是在营销场景,投出去1000W,拉回10W个用户,算下来单户成本100,结果活跃的只有1000,成本突然变成1W,亏了。日积月累这样的case,对企业的增长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而风控就是要在营销场景里面,构建相应的风险识别产品,识别出来虚假用户并拦截,从而保证企业的每笔营销资金能够换回满足预期的活跃用户。

2. 风控与业务的平衡

往往风控最直观的数据提现,是拦截率和拦截用户数,还有风险水位的下降。但是给到业务的感受,就是风控阻碍了业务的增长,因为不拦,数字可能会更高。

因此,在业务增长前提下,我们需要寻找风控与业务增长之间的平衡点。

1)预期管理

在风控实际布放之前,往往会与业务有相应的方案沟通会,在该会上,风控会具体阐述黑产的定义和水位的数据,此时就需要与业务进行拉齐,水位要降到多少、什么样的用户应该被放过、C端的体验应该如何设计从而不流失等等,达成一致后再启动。

2)用户价值

风控结果,最终落地到GMV上面,GMV取决于用户给到平台带来的价值,因此需要重点考虑用户价值的分布,对于高价值用户应尽量采用放过的方式,降低打扰率;而中低风险用户,则使用不同强度的手段进行风险的干预和管理。

3)发展阶段

如果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进行划分,可分为:

  • 创业期:业务刚刚起来,风控要做的是红线兜底,保证平台不要去做犯法的事情;
  • 发展期: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仍然是业务第一,风控要做的是业务预期管理,即在于业务拉齐的情况下治理圈定的用户;
  • 平台期:平台发展遇到瓶颈,风控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此时追求的就是健康稳定的活着;
  • 下降期:找新业务吧,风控也可以考虑商业化,养活自己了。

这里简单写了下,每个阶段的风控产品,需要的能力和承担的要求。

1)风控产品经理

  • 基线:执行力、数据分析力;
  • 能力要求:了解风控平台,输出优化需求;负责某一风险场景的方案输;
  • 成长方式:平台调研(drools、urule);同业调研。

2)资深风控产品经理

  • 基线:洞察力、同理心;
  • 能力要求:熟悉风控平台,输出迭代方向;负责某一业务域的风险完整方案输出;
  • 成长方式:黑产卧底;同业交流;跨部门联动。

3)风控产品总监

  • 基线:市场力、资源整合;
  • 能力要求:负责风控平台未来版本的规划;负责全业务域的风险方案完整输出;跨部门影响力的构建;
  • 成长方式:市场走访 ;业研究;运营力培养。

一个风控产品经理,既有短期快速积累财富的黑产能力,也有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正义使命,而两者之间的选择则是风控产品经理内心中的天平。如果可以保持心中的正义,并能够给到社会一些更多的风控能力支持,这才是一个真正好的风控产品经理。

本文由 @话多的熊仔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范冰冰露底 http://www.cityruyi.com/lm-4/lm-1/1402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