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生物

文物看上去太假,盗墓者兜售6年无人问津,2011年归案后竟为国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3-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科罗娜

近日有关于科罗娜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科罗娜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科罗娜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科罗娜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科罗娜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2011年2月,几张神秘的照片开始在金华市武义县的古玩市场流传开来,有人在兜售上面的文物。

照片很快辗转到时任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三军的手中,出于职业的敏感性,董三军仔细验看起了照片。

照片上的文物是一份文书,好像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履历表,官员的名字叫徐谓礼,董三军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但从没听说过这个人物。

突然文书上的“淳祐”两个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淳祐是南宋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位于1241--1252年之间,那么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份南宋文书,已近800年之久。

徐谓礼部分文书

古代文献资料流传下来并不稀奇,甚至2000--3000年前的都有,但它们都以金属或者竹简作为载体。

而这份文书奇特就奇特在它完全是纸质,纸质的文书历经800年岁月沧桑完好无损,本身就是个奇迹,这让董三军震惊不已。

可是他又有些不相信,因为文书看起来光洁如新,上面的字迹异常清晰,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这怎么可能呢?

文书上用小楷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董三军有着二三十年的书法爱好史,他感觉这些字古意盎然,又绝非今人能写就。

真的吗?假的吧?他内心产生着激烈的矛盾。

按道理,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辨别文物的真假是应当具备的能力,但文书所呈现的矛盾点让董三军一时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

徐谓礼部分文书

2011年3月,董三军邀请国内知名宋史研究专家郑嘉励来到了武义。

郑嘉励在看过照片后,说道:我认为,这种文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今人无法造假的,必属‘真迹’无疑。

随后他做出判断的依据:

首先,如果是件假文物,造假者为何要围绕一个叫“徐谓礼”的南宋人,苦苦地造出有关他的文书资料来呢?

“徐谓礼”的资料在历史上近乎空白。有关这样一个人的“文物”,就算被造出来,其意义又有几何?

有心要‘造’南宋的文书,完全可以造陆游的《釵头凤》,造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呀。瞧,多雅致的句子,写进去多应景。这样的风雅文物才能卖个好价格嘛。

其次,文书照片上传递出来的消息非常丰富、翔实,在这份由当时的“尚书省”签发的“任命状”中,右丞相、左丞相的名字一一列出,如果是造假的文物,要恰好了解到那一年朝廷中丞相的名字,这几乎做不到。

文书局部

听过郑嘉励的分析,董三军深表赞同,他意识到如果文书是真迹,将会为宋史的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必将是宋史研究领域的大事,意义非同凡响。

可是一系列疑问却随之而来,文书出自哪里?原件又珍藏在何处?为何会以照片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这些文书800年来,为何不腐不朽?

这里面一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董三军斟酌再三后决定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件一经上报,立即引起了县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不管案件是否发生在武义,已经首先接到了报案,就得先行予以受理。

随后,武义县警方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专案组”,对此立案展开侦查工作,办案过程对外界严格保密,以防文物份子毁灭证据。

单凭一张不知来源的照片,根本无法判断案件发生地是哪里,案件的侦破工作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如同大海捞针。

专案组人员仔细研究了案情后认为,照片的持有者必定与嫌疑人有重大关系,或许就是嫌疑人。于是专案组决定先从这张照片的来源入手,据此查明物品的持有者。

很快一个类似于“钓鱼”的侦破手法紧锣密鼓地展开。

民警潘冠武扮成一个喜欢古董的“富二代”,通过可以信任的中间人,到市场上去搜集信息。

过三个多月的寻访,排查了几百号人之后,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叫程某的身上,然后顺藤摸瓜,又查出另外三名嫌疑人,分别是王某、汤某、杨某。

12月28日,在嫌疑人急切将文书出手的时候,专案组果断出击,将四人成功抓获,并分别搜出藏在几个地点的15卷文书。

追回的文物

经过连夜的突击审讯,程某等人终于详细交代了案件的过程。

2005年4月,程某和同伙盗掘了一个位于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龙王山南麓的宋墓,当时盗出的金银器比较少,主要是文房用品,如毛笔,镇书,砚台,私印等,当然还包括17卷文书。

程某掌握一定的文物知识,认为文书有极大的价值,同时也意识到文物一旦离开原有的保存环境,可能面临加速腐朽的风险。

所以在对部分文书拍照后,将17卷文书放到真空袋里,再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好后藏在床底下。然后拿着照片去寻找买家,有意向者,再带来上门看实物。

墓中出土的鞋子

让程某等人懊恼的是,由于纸张完好,字迹如新,根本无人相信是800年前的南宋旧物,结果6年来无人问津。

12月29日,经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缴获的15卷文书系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可惜的是还有2卷文书流落在外,专案组正在紧急追查中

2012年4月,根据盗墓者对出土地点的指认,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胡处村龙王山的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时距离被盗已经过去了七年。

指认现场

这座宋墓距离武义县老县城东2.5公里,群山环绕,环境优美,清澈而宽阔的武义江在旁边流过,三江口在这里汇合,符合古代堪舆学理论当中的绝佳葬地。

然而800年后的今天,古墓处于一片荒芜之中,地面找不出明显迹象,以至于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村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宋朝古墓。

紧锣密鼓地揭去封土,两个并列的长方形墓穴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左女右,各居一室,中间有一道隔墙,分隔出两个独立的空间。

徐谓礼墓室

墓璧用青砖砌成,室内摆放木椁,椁内是大红色的内棺,打开红漆棺盖,发现里面的陪葬品基本被七年前的那场盗墓洗劫一空,仅余一只较为完好的鞋子,丝织品已基本腐朽,棺中还有部分尸骨残骸。

通过对墓葬形式的观察,专家也终于破解了文书800年不腐不朽的秘密。

徐谓礼墓室典型的砖椁石顶墓,墓室不大,如古书所说,仅能容棺而已。

当初下葬之时,把文书卷成一轴装在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外表又整体蜡封后用丝织物重重包裹,然后棺木里又灌注了水银。

棺木整体密闭后,放入狭小的墓室,棺与墓璧之间缝隙很小,在这缝隙里面再灌注三合土。

如此密闭,为文书的保存营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这些复杂精密的预防措施,防止了墓穴在漫长的时光变迁中遭到破坏,但令墓主人没有想到的是精心设计的墓室,终究还是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幸运的是国宝文书在经过曲折后,重现世人面前。

徐谓礼棺木

在墓中还发现了两块墓志,其妻林氏的墓志非常完整,她生于嘉泰元年(即1201年,卒于淳祐七年(1247年),享年47岁。

而徐谓礼的墓志已已碎裂数块,但拼凑起来,仍然可读,再结合当地徐氏族谱,一个南宋的士大夫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徐谓礼,字敬之,于宋宁宗嘉泰二年(即1202年)出生于武义望族徐氏家族,生父徐邦宪是绍熙四年省元,官至工部侍郎和临安知府等,时称名儒,他的舅舅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陈亮。

因家世背景显赫,徐谓礼得以在弱冠之年,荫补入仕。他一生顺遂,累官至朝散大夫,1254年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也就在这一年,他突发大病而死,享年52岁。

宋朝以武立国,但却提倡以文治国,所以设立了一套完备的文官政治体系。

文官政治以科举制度为基石,以权力制衡为理念,迎来了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形成了士大夫和皇帝共天下的局面,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宋朝在文化经济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2年7月5日,经过警方7个月的侦破,流失在外的另外2卷文书被追回。

专家们指出,徐谓礼文书作为宋代手抄孤本,是绝对意义上的无价之宝,徐谓礼文书17卷,4万多字,内容包括了它三十多年为官生涯中的各种委任状,转官凭证,以及档案和绩效考核。

它完整的再现了南宋官员的任免程序,清晰的体现了南宋官制运作的基本面,是研究南宋政务运作的绝佳材料。

文书陈列室

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徐谓礼文书,陈列馆内恒温恒湿,还会严格控制灯光亮度,最大限度减少文书的自然损耗,博物馆采取限时开放措施,17卷文书真迹分批展出,三个月轮换一次撤回库房,让文书休息。

现在徐谓礼文书已成为武义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天来一睹国宝风采的人络绎不绝。

非你莫属20111016 http://www.cityruyi.com/lm-4/lm-2/142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