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风能

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

 

​绿色植物吸收或降解土壤、地下水或大气中污染物​绿色植物叶、茎中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和作用,其实质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糖类时放出氧气及能量。主要是氧气、食物和能源。动物要消耗氧气呼出二

作者 | 王坤,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王坤|校核:郭文奇 刘文丰 张菁菁|审核:龙志刚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河南省为例,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在基础设施、政策体系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相比,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围绕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和政策体系构建,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创新变革,调整运输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控交通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一 绿色低碳交通政策演变

2000年以来,为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事业发展,国家和河南省相继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绿色低碳交通发展。

十五时期(2001年-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该规划将交通运输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科学规范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对公路运输、交通装备、航空运输、水上运输等节能减排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标志着河南省正式实施低碳发展战略。2008年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运输行业量化的节能减排目标,即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能耗下降10%。2009年河南省交通厅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河南省中长期交通节能减排规划》,有效促进了交通运输生产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出台了《河南省十二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河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河南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政策,同时出台了《河南省交通厅关于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的意见》等相关财政、管理机制政策,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提出了201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11%目标,确立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十三五以来(2016年-至今),河南省将绿色低碳列入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五大基本原则及四大发展目标,并陆续出台配套政策与方案,比如《河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十三五节能低碳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河南省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等。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推进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工具电动化、交通信息化等低碳交通不同方向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 交通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

1 成效显著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和低碳化。近年来,河南省抢抓交通强国试点等多重政策叠加机遇,统筹考虑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水路运输提档升级、提高多式联运效率、完善公路货运治理等措施,深挖铁路、水路货运潜能,不断提升海铁联运、中欧班列品牌效应。2019年底,全省完成货运量21.9亿吨,其中,铁水总占比为12.8%,较十二五末提高2.3个百分点,减少碳排放约54万吨。

二是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提高了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水平。随着先进适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全部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干线公路改造工程中旧路面回收率达90%以上、循环利用率达60%以上。十三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超额完成营运客车降低2.1%、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降低6.8%的既定目标。

三是新能源推广促进了交通领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约25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约21万辆、公交车总数超过2.7万辆、运营客货车约1000辆,每年可节约燃油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81万吨。根据国家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估算,河南省交通领域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在2015年至2019年间增加了1.2倍,年均增长5.4%。与此同时,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9.0%上升至10%左右。

2 不足与挑战

一是运输结构仍有优化空间,铁水低碳运输方式占比可以进一步提升。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货运周转量约8660亿公里,其中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约3360亿公里,占比为36.8%,远低于国家67.3%的平均水平。2019年货运总能耗约占交通运输总能耗的48%,其中超过九成的能耗消耗量是公路货运领域,而公路的百万吨公里的能耗强度远高于水路、铁路,仅次于民航。2019年交通运输统计公报,公路专业货运企业每百吨公里单耗1.7千克标准煤,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仅为公路运输的1/7,预计1亿吨货物从公路转移到铁路,预计每百吨公里货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00余吨。

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用过一面的纸能够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理解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很多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二是交通需求持续增长,交通碳排放上行压力较大。2019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2%,低于国家城镇化率约7个百分点,而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城镇化率分别达到了71.4%、78.5%、70.6%、61.5%。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服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5到15年间货运量仍持续增长并维持高位运行,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总量还将持续增加。

三是交通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交通碳减排工作涉及到建设、生产和消费等多个环节,但目前针对交通低碳发展方面仅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办法,缺乏详细可行的政策措施和监测统计考核办法,交通碳减排工作难以真正落地实施。比如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绿色金融给予支持,但绿色金融目前只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开展试点工作,且规模较小并以绿色信贷为主,远不能满足交通低碳发展的要求。目前交通领域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基础较差,统计监测体系仅包括营运车辆的能源消耗,且能耗统计和监测统计口径不一致,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成为交通领域碳减排的重要工作。

三 低碳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1 围绕高质量发展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坚持质量变革,提升低碳交通发展效益。质量变革是供给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产品,更是通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全面提高行业整体低碳发展水平的关键手段。

建设满足群众需求的更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即加快完成米字型高铁网和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强化公路网络内畅外联,推进水运港航网络升级,提升综合交通网络连通畅通和衔接转换水平。

构建满足未来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运输需求的运输服务体系,即加快构建以高铁、城际为主的中长距离出行服务体系和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提供运行高效的运输服务,逐步减少中长距离客流和城市通勤客流道路客运出行。持续优化货运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以铁路为主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支持网络货运新业态创新发展,促进货运物流降本增效和碳减排协同发展。

提倡穿着采用棉、麻、毛、丝绸等天然植物制作的“生态时装”,食用无污染、无公害且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使用无污染、低耗能、低噪音符合环保要求的家用电器,盛装物品使用“绿色包装”,禁止“白色污染”,搞好居室卫生,注重室内和庭院的绿化。

二是坚持效率变革,提升低碳发展根本质量。

效率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实现效率变革,关键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投入产出比。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动形成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管理服务高效协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

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新能源替代,推进船舶、集装化运载单元、转运设备等标准化,提升车、船等运输装备的技术能效。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货运、多式联运等先进组织模式,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运输效率。

三是坚持创新变革,提高低碳技术整体水平。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和低碳交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节能减碳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大支撑。

持续强化低碳交通方面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为低碳技术创新增动能。

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坚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原则,以典型示范为载体,推进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无人配送等新业态在交通运输领域场景建设。

  • 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落地。

2 围绕供给侧改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运输结构调整。包括货运运输结构和客运运输结构优化调整。

提升铁路货运运输能力,加快推进郑州铁路环线建设,解决陇海、京广等主要铁路运输能力饱和问题,全面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653工程,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升级水运系统,加快推进沙颍河、周口港等港航新改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内河水运网络。

持续推进多式联运向纵深发展,加快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铁海联运,开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依托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和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构建以高铁和铁路为骨架的城际客运运输体系,减少私家车与中短途民航出行。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系统,提高公共出行比重。

二是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重点推进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积极推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车辆普及应用,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出行分担率。推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降低柴油、燃料油、煤油等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减少交通领域碳排放。

三是交通需求侧调控。加快开展MaaS(出行即服务)顶层设计,打造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多样化、一体化全链条出行服务系统,引导减少小汽车出行需求。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合理制定减少小汽车出行的交通政策,积极尝试和推广合乘、公交换乘优惠、共享单车等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3 围绕政策体系健全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机制

加快完善交通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相匹配的交通领域碳达峰政策体系。制定我省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做好落实。建立健全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为低碳交通规范发展提供方向和依据。加强交通管理部门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计量、节能监察等业务能力建设,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质素。鼓励支持金融与交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交通场景建设研究,助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四 结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战略内在演化逻辑,为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为此,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应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倒逼行业调整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同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市场化机制,激励各级政府、企业及个人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践行者。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活动,需要居住在城区范围内的干部职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