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能源经济  金融

中国能源网(中国能源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能源网(中国能源网)

 

​电冰箱如何省电电冰箱的耗电量分为额定耗电量和实际耗电量,电冰箱铭牌上的耗电量为额定耗电量,是在环境温度为25℃,电冰箱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运行24小时

央视大型纪录片《征程》

讲述南方电网为端稳能源饭碗而奋斗的故事

为了研究电网融冰技术,他们爬上海拔2800米高山观冰测雪;为了寻找不同自然环境下合适的融冰温度,他们驻守在低至零下25摄氏度的实验室反复试验……9月29日22时35分,央视大型纪录片《征程》第5集《能源的脉动》播出,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员工曾华荣的视角,讲述南方电网人牢记嘱托,攻克技术难题,守护西电东送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端稳能源饭碗而奋斗的故事。据悉,这是全国电力系统唯一入选《征程》纪录片的典型故事。

这是一部新时代的群英谱,这是一部中国基层新实践的生动画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同创作的大型纪录片《征程》,是礼赞新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接党的二十大首批重点节目片。该纪录片共20集,每集30分钟,由40个普通人的故事组成,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用精彩的瞬间、感人的细节、标志性的成果呈现中国这十年的非凡成就。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除了能源开发,

保障能源输送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西南,

一条条高压电线穿山而过,

云贵两省的清洁能源,

大部分经由这里被送往粤港澳大湾区。

2008年,南方长时间的低温和雨雪,

导致上万公里的输电线冰封雪盖。

工人只能爬上数十米高的铁塔,

徒手敲冰除雪。

数千座高压输电铁塔,

在冰雪重压之下受损甚至轰然倒塌。

电力工程师曾华荣,

多年来研究电网融冰技术。

每年最寒冷的季节,

他带领团队爬上贵州六盘水

海拔2800米的梅花山顶,

在电网防冰减灾实验基地

观冰测雪、改进技术。

破题:

找到升温融冰的规律

使电线发热,让冰融化,

是曾华荣他们找到的融冰方法。

看似简单的原理,

但确定加热的温度却极为艰难。

这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和测算,

找到升温融冰的规律。

抗冰实验室,

能人工营造出强度不同的雨雪,

还有低至零下25摄氏度的极端天气。

科研团队就在这里,

反复寻找不同的自然环境下

合适的融冰温度。

突破:

研制世界上首套大型直流融冰装置

经过多年持续攻关,

曾华荣和同事们自主创新,

研制了世界上首套大型直流融冰装置。

这套创新装置,在实践中不断升级迭代。

2022年2月,一场强烈的暴风雪来袭,

在这条西电东送的超高压输电线上,

覆冰厚度已超过40毫米。

曾华荣和同事们启动了融冰装置,

电线加热40分钟后,

第一块覆冰破裂松动,

然后是接二连三脱落。

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志愿者,形成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达成低碳生活共识。

历时10个小时,

120公里的电网线路融冰工作结束。

今天,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电网,

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

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从能源大国向建设能源强国转变,

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实现了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历史性变革,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021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首次开创一键式顺控融冰系统,将融冰操作时间从4小时降至10分钟。(贾理要 摄)

南方电网经营服务的云贵地区大部、粤北高寒山区等多个区域,冬季长期受到低温雨雪天气灾害侵袭。对输变电设备进行融冰,是解决冰灾对电网危害的最直接手段。但电网防冰是世界性难题,融冰不是件易事。

自2008年开始,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融冰装置和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融冰装置逐步从传统走向智能。电网融除冰告别了单一的人工观冰、竹竿打冰、上塔敲冰,一键式顺控融冰系统、移动式融冰装置、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喷火无人机、激光清障仪等高科技融冰手段全面上岗。此外,南方电网公司建立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应急机制,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安排,通过科学的管控体系,高效开展融除冰工作。

电网更加智能,

应急机制更加科学,

南方电网应对冰雪来袭更加从容。

我的梦想是探索智能电网,将来能够实现自动除冰,甚至不需要人到现场,也不需要线路停电。

——曾华荣(南方电网公司一级领军技术专家,现任南方电网公司防冰减灾联合实验室主任、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总监兼高压中心总经理)

迎风前行的破冰者

见证了

南方电网防冰抗冰的发展之路……

2022年1月29日,南方电网云南昭通供电局变电运行所值班员在大雪过后,对500千伏永丰变电站开展动态巡维。(王雪 陈建兴 摄)

2008年那场冰冻灾害,由于覆冰周期特别长(大概一个月左右),导致输电线路出现大面积覆冰。当时没有先进的融除冰手段,由于人力有限导致倒杆断线时有发生。我们一方面对重要供电线路开展人工除冰,一方面对倒杆断线进行抢修,任务十分艰巨。因道路结冰交通不便,我们吃住都在梅花山上,直到线路恢复供电。从那以后,贵州电网公司开始研究推广直流融冰技术,毕节电网再未发生过因覆冰导致的杆塔倒塌事件。在纪录片《征程》中看到2008年冰灾的一幕幕画面,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抗冰保电的战场上。感谢电网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的付出,才换来了今天屹立不倒的强大电网!

(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李克明)

2008年以前,贵州电网没有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冰冻灾害,当时参与应急处置的人都没有相关经验,眼看着一座座铁塔被粗壮的导线覆冰拉压以致倾倒,却束手无策。

在充分吸取2008年冰雪灾害教训的基础上,贵州电网公司对输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使线路和电网结构更加坚强。特别是在集中主网专业化运维实践中,总结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应对低温天气的应急处置方案。每当冬季来临前,我们都会提前开展线路隐患排查摸底,通过在线监测和无人机抵近侦察等方式,充分掌握设备状况。同时,有了直流融冰和机械振动除冰等多种融(除)冰手段,电网从容应对冰雪来袭。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运检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冯文斌)

2021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明山景区气温下降至零下4摄氏度,南方电网广西南宁武鸣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对供电线路进行特巡维护,加大人工观冰和线路除冰力度,守护群众温暖过冬。(马华斌 摄)

电网凝冻灾害的防和治是世界性技术难题。自2008年贵州电网遭遇百年一遇冰冻灾害以来,直流融冰技术研究及装备应用已在贵州电网全面推广。贵州电网公司防冰团队开展线路融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坚持以防为主构建防冰体系,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三是坚持防冰抗冰工作的精益化管理,四是寻找防冰抗冰工作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技术的进步。自2008年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在500千伏福泉变电站投运以来,贵州电网公司先后研发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融冰装置,并成功运用。公司直流融冰技术不断升级,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南方电网贵州电科院安科中心 班国邦)

电线加热40分钟后,第一块覆冰破裂松动。看到央视纪录片《征程》播出南方电网员工的抗冰故事,倍感鼓舞,热血沸腾。寒潮中,不变的是电网人的那份坚守与执着。在防冰抗冰最前线,南方电网公司一线员工爬冰卧雪出征,攀高塔、巡线路、除故障,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南方电网广西百色田东供电局 许林林)

2018年2月,寒潮袭击广东。在110千伏大梅线,借助自主研发的融冰神器激光清障仪,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在8分钟内,成功切除12厘米厚的线路覆冰。(杨挺 摄)

以前没有覆冰监测系统,观冰都是靠人力一步步走出来的。有的线路地处偏远,光是到达最佳观测点都要爬4个小时,上百号人从早上爬到天黑,一不留神走错路,天黑了没下山还要地毯式找人。现在,不仅有覆冰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覆冰情况,一旦达到融冰条件,变电站直流融冰系统就可以远程操作融冰,无人机还可以在安全距离观察融冰。同时,南网智瞰平台更是找路神器,再也不用担心年轻人迷路了。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 陈宇杰)

2008年,刚出校门的我参加了云南省昭通片区电力线路抗冰救灾大会战。当时,有一个多月气温都在零度以下,线路覆冰有一个人的腰那么粗,喷火器、木棍敲冰、人工除冰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智慧的南网人集思广益研发了直流融冰系统,它能使线路温度升高,从而使覆冰脱落。回想抗冰抢险的日日夜夜,真的感慨科技改变未来、也保卫着我们的未来。

(南方电网云南昭通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陈斌)

2018年2月1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梧州局输电运检高级作业员陆施均对桂山甲线进行观冰特巡。(郑沁 摄)

2008年之前主要是人工覆冰观测,电力人员分点到重冰区驻守,每天步行6公里观冰。大雪封山后,有时还要到野外雪地刨雪找菜。线路覆冰严重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开展人工除冰,这种方法效率低,还存在把导线敲断的风险。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每年冬季抗冰保供电也比之前轻松了。重冰区输电线路上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和直流融冰装置,随时观测导线覆冰;覆冰重的区段,派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覆冰比值,及时研判是否需要直流融冰;还可运用无人机进行覆冰观测,及时掌握输电线路覆冰情况。

(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卢德国)

2008年,我和同事们前往广东韶关乐昌抗冰复电,日夜兼程的抢修场景仍历历在目。以前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沿着输电线路走廊排查电网受损情况,作业效率低、人员风险高。如今,我们打造了数字输电作业工具,通过视频、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给铁塔装上了眼睛和大脑。智能摄像头搭载芯片和28类自研算法,每日可智能识别4万余张现场图片,足不出户即可一日尽览鹏城塔;无人机可以对线路通道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设备本体缺陷;视频可以在线路通道巡视、故障查找、防外破、防污、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等场景一键式应用,大幅度提升减灾抗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周伟才)

纸钱来作伙烧,多诚心使用足百(大面额纸钱)可减少160公克空气污染物。

2020年12月15日,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对220千伏南网Ⅱ线50号杆杆塔线路进行红外测温。(莫晓姣 摄)

2008年初,我随海南电网援黔抗冰第六队在贵州奋战40多天,转战两地三县,圆满完成抗冰抢险任务。当时,缺乏科技手段、依靠人力的艰苦工作条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电网科技工作者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研发新技术,持续探索技术革新。直流融冰装置来了,全面提升了电网抵御冰冻灾害的能力;激光大炮来了,实现了不停电不走线清理挂网漂浮物的突破;特高压直流技术突破,提升了电网整体安全能力。

(南方电网海南电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李嗣明)

编辑 | 刘仰奇 姚纯铭

通讯员 | 江伟 马莎 廖柳伶

校对 | 黄昕

原标题:《迎风前行的破冰者,让中国能源血脉畅通无阻!》

2010年提出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少开1小时空调,减少碳排放量621克;少看1小时电视,减少碳排放量96克;少用1小时洗衣机,减少碳排放量180克;少用1小时计算机,减少碳排放量190克;少开1小时车,减少碳排放量22000克;拔掉电视插座,1小时不待机,减少碳排放量86克;外出散步1小时,减少碳排放量2254克;熄灯1小时,少用1度电能减少碳排放量185克;1小时不乘坐电梯,减少碳排放量218克1小时不饮酒,少喝一瓶啤酒能减少碳排放量200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