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油气能源  石油

出版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出版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提要

脚力,就是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扎根基层,深入实际。

眼力,就是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

脑力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

笔力,体现的是出版工作者的理想情怀、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重要要求,也是每一个出版人需要深刻领会、躬身笃行的行动坐标。对出版工作者来说,增强“四力”,不仅是提高编辑能力、增强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推出精品力作、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前提。

脚力:好书是跑出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力,就是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扎根基层,深入实际。对出版工作者来说,与作者沟通,策划组织选题,与读者交流,了解图书市场,都是体现脚力的工作环节。正如出版人常说的,“好的作者,好的稿子,基本上是编辑跑出来的”。

出版工作者锤炼脚力,先要站稳立场,把好导向。脚是用来走路的,有路就有方向。出版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出版工作者站位要准、导向要正,这样才能生产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理应成为出版的主题与对象。

出版工作者锤炼脚力,还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出版工作者要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发现“沾泥土”“带露珠”的好选题。“脚板底下没有泥,是不可能为农民写出好书来的。”这是首届“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获得者黄一九的肺腑之言。他在编辑“五个一工程”奖图书《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读本》时,就经常把书稿带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决定内容的添减取舍。在打磨反映大凉山脱贫攻坚的图书《悬崖村》的过程中,为了体验“悬崖村”脱贫攻坚的艰辛,天地出版社的编辑两次到“悬崖村”实地调研。

眼力:编辑要有出版敏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眼力,就是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不论是做主题出版,还是做市场畅销书,出版敏感都不可或缺,对事件的预判和辨别必不可少。这一环节尤其考验编辑的眼力。

出版工作者增强眼力,先要把握全局、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出版人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判断社会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更好地履行出版人的使命任务。近年来,我国推出了“时代楷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重大先进典型,这成为出版业挖掘选题的“富矿”。围绕这些题材,出版界推出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绿色奇迹塞罕坝》等精品力作。发掘这些重大先进典型,考验的正是出版人把握全局的眼力,服务大局的能力。

出版工作者增强眼力,还要善于发现、准确辨别。一个选题有没有价值、价值有多大,需要出版工作者进行辨别和判断。出版工作者只有多学习、多思考,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从多重线索中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当下,脱贫攻坚成为文学创作中体量最大的一种题材。这类选题的策划,同样考验编辑的眼力。今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就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余慧琴看到《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后策划的。

脑力:多思多想方成专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脑力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当今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微信、社群、听书、直播、短视频等新营销平台纷至沓来。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出版工作者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出版工作者要提升脑力,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学习途径有多种:向书本学习,向老编辑学习,向作者学习,向同行学习。学习内容也有多样:学习政治理论,把握正确导向;学习专业知识,成就“专家型编辑”;学习新兴技术,练就全媒体编辑。如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所说,编辑过程便是以我们有限的知识储备应对无穷变化的书稿内容的过程,这就需要以“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精神,永远不要放弃求取新知。

出版工作者要提升脑力,还要善于思考,积极创新。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策划什么选题,怎么寻找作者,版式如何设计,怎么宣传推广……编辑过程非常考验编辑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出版工作者要多思多想,才能守正出新。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大举编撰出版现代教科书。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预料大清帝国必被推翻,教科书应予革新,组织编写《新中华教科书》。两位出版先贤对出版大势的判断,值得后人学习。

笔力:既要能编也要能写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笔力,体现的是出版工作者的理想情怀、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出版工作者从事的是文字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文字工作水平和专业造诣,才能对选题进行阐释、对书稿进行编辑。

出版工作者要磨炼笔力,先要提升编辑能力。出版工作者要提升编辑能力,一定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当然,这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字典”的中华书局编辑周振甫,几十年来都是晚上很晚才休息,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读书写作。被称为“校对王”的人民出版社校对吴海平,光《现代汉语词典》就翻烂了好几本。

出版工作者要磨炼笔力,还要提升写作力。对图书编辑来说,撰写选题报告、审读报告、书评、序跋,都是看家功夫。现当代出版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在从事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序跋。周振甫在编校钱钟书的《管锥编》时,写了长达数万字的审读报告。还有一些著名的出版家,都是既写又编,是文字高手和多面手。对今天的编辑来说,除了做好图书的策划和编辑之外,还要做好图书营销、撰写书讯、写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精。

总之,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出版工作者要不断锤炼“四力”,才能出版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