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能源经济  金融

留英女生谈在英创业:“再不创业就老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5-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刘冰硕士毕业之后做过项目管理负责人、银行金融分析师,如今自主创业,同时经营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和一家音乐公司。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刘冰谈到自己在英国学习、工作的经历,并向中国学生提出。摘录如下:

  刘冰:我高中的时候英文比较好,而且当时觉得中国大学的氛围可能不太适合自己的性格。于是我高二的时候考了托福,然后申请到英国读书。

  刘冰:起初我比较倾向于学,但又觉得学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找工作。同时,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可能也比较适合学商业相关的专业,就选择了会计与金融专业。

  选择东英吉利大学是因为在我申请的几所大学中,这一家在排名、地点上都比较好,就去了这家高校。

  刘冰:刚开始的时候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当时周围同学大部分已经在英国读过语言课程或者预科课程,而我直接来读本科,很多事情不了解,只知道有大课(lecture),连必须要上的小型研讨课(seminar)都不知道而缺席。我后来才慢慢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刚刚及格,大二、大三的时候才有所提升。

  刘冰:因为我希望到一个比较有校园氛围的大学深造,而华威大学在生活等各方面都会比较简单,就选择了那里。

  刘冰:华威大学项目管理专业隶属于工程学院,学习工程类的项目管理,包括制造业。我主攻此类项目与预算相关的领域,主要学习如何把工程和制造业项目做成功。

  一个项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时间、成本、质量。我们要学习如何平衡和利用这个金三角,以避免项目的失败。

  刘冰: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正赶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动最大的时候。当时我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申请了30多家公司,面试了很多家,但都没有成功。有一些工作我进入到比较靠后的小组面试(assessment centre)环节,最后却仍然失败,处在近乎的境地。

  当时我其实已经买好了单程机票准备回国。当时是一个周四的机票,那个周二参加了最后一次面试,周三得知被录用,就留了下来。

  我认为找工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无论这个工作是好是坏,是不是适合你,是不是你想要的,求职初期应该多积累面试经验。如果失败了,你可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失败。如果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去问雇主要反馈。累积几次,经验多了,之后某次可能会突然发现你的成熟度、运用度以及面试的自信程度已经大有不同了。

  我当时主要找的是会计类的工作,那么首先就要了解会计这个领域有哪些职位,要非常明确地归类,依照每一类去申请、累积经验。等到你下次再去找的时候,可能第九次还是失败,但是到第10次的时候也许就会有一种成功的爆发力。

  刘冰:我的第一份工作一开始的半年参与了诺基亚、西门子的项目,主要是打下手,做些简单的预算。毕竟第一份工作,所以都是在做最简单的信息录入、账目维持等等。后面的半年开始陆续有出差任务,跟进项目的成本、原材料、人力资源、多长时间等方面的核算。

  我工作一年多之后开始有机会独自负责项目。我负责的项目每个月成交额约为2、3百万英镑。

  刘冰:一是觉得能学到的东西基本上都学到了,自己负责了一些项目,各方面也都成熟了,应该是往外走走的时候了,最好到伦敦这种大都市看看。

  刘冰:确实比较难。我当时去的是内部的一个部门,负责公司内部的一些账目,还要跟外包的公司做一些对接,职位跟我之前的工作经验非常对口。其实当时也申请了好几家公司,正好遇到德意志银行的负责人比较欣赏我。因为我是有工作经验的,所以经过一轮面试就被录用了。

  刘冰:因为我觉得再不创业就老了。英国的从商比较,我自己又是会计出身,非常熟悉财务方面的运作。当时我做了一些市场调查,跟一些朋友聊了一些创业想法,大家觉得比较有前景,于是就开始放手做了。

  我现在同时管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和一家音乐公司。投资咨询的业务与我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比较契合。而且,我们有几家相熟的律师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大家是合伙人的关系。

  刘冰:创建“绝对英乐”的初衷来源于把英中两地音乐融合起来这个想法。我本人比较喜欢音乐,小时候也学过一些乐器。音乐其实是留学生活的很大组成部分—失恋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写论文的时候基本上都有音乐的陪伴。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想构建一个留学生的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听到更新更好的音乐,同时还把英国本土的一些音乐人介绍到中国去。英国有很多很好的乐队,把这些比较小众的音乐推广到中国是我们非常想做的事情。

  我们也想让留英中国学生熟悉英国本地的演出场地和音乐会的模式,并把一些更被90后留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比较文艺的华人音乐人带到英国。因此,我们即将主办歌手张悬11月初的英国巡演。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