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地热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看到饭菜一身冷汗,说道:我们必死无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r230驱动

近日有关于r230驱动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r230驱动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r230驱动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r230驱动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r230驱动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古今往来,雄才大略的君主与机智聪慧的大臣总会留下诸多美谈或离奇故事。

大明王朝绵延276年,从洪武之治到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疆域辽阔、经济发展、世界影响力大的盛世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家庭,幼年时候就靠给人放猪、放牛为生,后来家破人亡,又出家做了和尚,四处游历乞讨化缘。

朱元璋靠着自己超凡的军事能力和领导能力,带领着一帮铁杆兄弟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赤手空拳硬生生的将元朝的蒙古势力赶出了大都,坐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

但是,铁杆兄弟们能力太强在打江山的时候是好事,江山打下来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朱元璋也逃不过上演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戏码。

朱元璋的猜忌与明初功臣的覆灭

出身于社会底层家庭,毫无家族势力相助的朱元璋,他的成功当然绝大部分功劳要归属于他自己非凡的天赋,但那一帮一直追随者他出生入死、能文能武的铁杆兄弟也确确实实出了不少力。

跟着朱元璋从最开始起事到最终称帝的兄弟们里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武将常遇春、徐达等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也有算无遗策的李善长、刘伯温这样流传百世的谋士。

最开始,朱元璋南京称帝之后,也第一时间给这帮开国功臣们封了官赐了爵,但是好景不长。

一方面, 由于朱元璋是小农出身,对于得之不易的天下,他太想紧紧的抓在手里了,太希望朱家能把这个皇位稳稳的坐牢固了,所以变得过于敏感猜忌。

早年悲惨的经历在朱元璋的心里不仅埋下了忍辱坚毅的种子,也让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对于自己那一段卑微不堪的过往十分的敏感和自卑。

白手起家打下天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元璋要面对的是来自各方势力的镇压和竞争。

长期险恶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还有高压力的造反生活,让朱元璋不得不形成了凡事都要多想几步的习惯,他的疑心病也在成就霸业的过程中日渐加重。

根深蒂固的自卑和日渐加重的猜忌心理,在朱元璋称帝之后达到了顶峰。

称帝之后,在管理大臣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一直采取的都是“吝于赏功,明于记过”的做法,因为他认为“人心叵测,至诚者少,不诚者多,暂诚者或有之”,所以其实他并不相信任何人对他的臣服。

同时,他又生怕别人提到他的出生,怕在史书上留下自己是“反贼”的说法。

因此,在大臣们上来的奏折里稍有不当提到了“贼”“盗”这样的字眼,都会惹来杀生之祸,造成了多起“文字狱”。

另一方面,部分开国功臣们也是没有经历过朝堂政治斗争的,他们还以为皇位上的朱元璋依然是之前那个跟他们一起吃苦的朱元璋,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挑战了朱元璋的皇权权威。

明初功臣们的居功自傲,打江山的时候称兄道弟那是感情深,江山已经打下来了,还称兄道弟那就是碰触朱元璋皇权的底线了。

跟随自己打下江山的这一帮兄弟有多少本事,朱元璋自己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因此,在取得帝位之后,朱元璋对待这帮有能力的兄弟们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这些明初的功勋之臣不论是怀着正直之心为朱元璋的统治出谋划策的,还是仗着自己是开国功勋拎不清自己位置的,在朱元璋眼中都成了对他不恭敬,对大明江山有威胁的表现。

能力越强的人,在朱元璋眼里就是阻碍他朱家巩固皇权越大的障碍。

特别是后来自己悉心栽培的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已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储,朱允炆为人过于温和忠厚,朱元璋觉得他可能没有能力控制这群功臣。

最终,导致了朱元璋对昔日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们痛下杀手。

朱标

于是,朱元璋先后借用“胡惟庸案”“蓝玉案”废除了秦汉以来就有的宰相制度,并牵连诛杀了十几万人。

朱元璋无端的猜忌,还有残酷的杀戮行为,让明朝的官员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去上朝。

官员们每天去上朝,都要跟家里妻子亲人诀别,如果到了晚上没有出事,家里人都要为又平安无事度过了一天而庆祝。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皇权而采取的杀戮手段致使明朝初期有一段时间到了没人当官,没良将可御敌的地步。

传奇功臣之死的谜团

在被朱元璋猜忌打压的明初功勋中,有一个人由于自己太过于出色而成了这一场悲剧最初时期的受害者,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温。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朱元璋在起义之时能够打败众多竞争者,最终夺取天下,都离不开刘伯温的出谋划策。

由于机智过人,富有谋略,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刘伯温的传奇小故事,比如二母争子、浮脂辨盗、破鸡辨食等等,无一不印证了刘伯温这个人在平民百姓中的良好形象和威望。

刘伯温

跟朱元璋不一样,刘伯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均出生望族,知书达理。

所以,刘伯温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于聪颖好学,刘伯温从幼年期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

由于才华过人 ,其实刘伯温在元朝末年就在江西做了七年的官。

在元朝做官的时候刘伯温就因为自己性格耿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而与元朝末年的官场格格不入,而多次被弹劾。

刘伯温于1342年,不耻与元朝末年的官员们同流合污,选择了辞官归乡,游学浙东。

后来朱元璋知道了刘伯温这个人,对他的品行和才华都十分欣赏,于是邀请刘伯温出山辅佐自己。

但是,由于当时刘伯温对于朱元璋了解不多,对于官场争名夺利也十分厌恶,因此刚开始他多次拒绝了朱元璋的邀请。

最终,在朱元璋锲而不舍的诚心感动下,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投靠朱元璋,也正是这个选择让他跟朱元璋一起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在刘伯温辅助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完成了几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首先,在当时天下群雄割据的形势下,刘伯温清晰地分析了当下局势,在先灭陈友谅还是先攻张士诚的重要抉择中,是刘伯温力排众议建议朱元璋先解决陈友谅,改变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再一举拿下了张士诚。

其次,在与陈友谅的大战中,刘伯温提出了以逸待劳的战略,一举歼灭了陈友谅的主力军,为朱元璋在整个战场上赢得了主动权。

除此之外,刘伯温对朱元璋还有过救驾之功。

可以说,在朱元璋整个雄图霸业中,饱读诗书的刘伯温弥补了朱元璋没有读过书的短板。

刘伯温先是协助朱元璋取得天下,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也尽心尽力地帮助朱元璋建立新王朝,稳固政权。

但这样一个人,就是由于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在朱元璋坐稳了皇位之后,转瞬之间就成了必须打压和拔出的眼中钉肉中刺。

朱元璋采取了迂回的手段逼死刘伯温,先是在大封工程的时候,给了刘伯温与其功劳不相称的待遇。

同样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的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俸禄年薪有4000石,而刘伯温只封了一个伯,一年才240石。

李善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打压刘伯温了。

光是打压刘伯温也不够,朱元璋还人为的给刘伯温找了不少政敌,让刘伯温当的官是御史台的副长官,专门负责给百官挑毛病。

在刘伯温直言不讳的过程中,就得罪了后来的丞相胡惟庸。

刘伯温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朱元璋的心思?

有一次,朱元璋在宫里宴请功臣。

在宴席上,大臣们先是看到只有几道素菜,萝卜豆腐,韭菜青菜等。

朱元璋说,这是希望大臣们可以做到为官清廉,不要贪腐,生活要节俭。

说完之后,又命令上了几道十分丰盛的菜肴。

刘伯温一看到后来上的这些菜,顿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并且说道:我们必死无疑。

原来,后来上的这些菜不仅就燕窝还有兔肉和狗肉,这不就正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吗?

到了晚年,刘伯温主动辞去了官职光荣退休了,原本也想安享晚年平安度过一生。

结果,之前得罪的胡惟庸并不打算放过刘伯温,他抓住一个机会,煽动群臣污蔑刘伯温有想要占据“王气”之地的野心。

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就撤销了刘伯温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刘伯温在心力憔悴的情况下病倒了。

而后,胡惟庸奉命去看望刘伯温,结果刘伯温在胡惟庸探病走后不久就归天了。

由此,留下了一个历史上的谜团,刘伯温到底是自然病死的,还是胡惟庸奉命毒死的,亦或者是胡惟庸私自毒死的,至今也存在着争议。

胡惟庸

知网参考文献:

1、《刘伯温机智传说研究》,张璐,《温州大学》,2018年3月

2、《朱元璋疑忌心态与明初功勋群体的覆灭》,杨现昌,《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月

3、《朱元璋三招逼死刘伯温》,马军,《文史博览》,2012年10月

包卜篮球网 http://www.cityruyi.com/lm-4/lm-1/18397.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